黨的十八大以來,合肥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奮力在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中打頭陣、挑重擔、當主力、作貢獻,加速邁向科創名城、產業名城、巢湖名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的“五大名城”。十年來,合肥緊緊圍繞“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定位,全力推進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不斷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鋪就著合肥人日常出行的“幸福路”。而這其中,合肥二環的暢通,生動詮釋了合肥大建設的力度、速度與溫度。作為生于合肥、長于合肥的國企,安徽省公路橋梁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路橋”)秉持“誠信為本、敬業至上”的核心價值觀,全面深度融入合肥“大建設”“大發展”,以勇當排頭兵的責任和擔當,致力城市交通大動脈合肥二環暢通工程,努力在合肥“五大名城”和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中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合肥市西二環(北二環—樊洼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2011年11月20日,合肥市一環路改造工程正式竣工,實現一環路全程無紅燈。2022年9月28日0時,隨著西二環主線橋放行通車,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歷時9年多,完成10余次節點的改造建設,全長42.05公里的“暢通二環”主線再無紅燈“苦惱”,“幸福之城”再添底色。
“備戰”新征程 構筑暢達“力量”
道路是一個城市的“血脈”,快速環線更是現代城市的交通標配。在合肥,加速“編織”的城市快速路網,正在極大地提升城市通行速度和出行質量。
路暢心歡暢。從暢通一環到暢通二環,暢通的是路網,更是民心。這其中,作為城區最大的交通堵點改造工程,打通二環“腸梗阻”,打造城市快車道,更是長期以來的民之所盼、民之所向。
合肥南二環(匡河路—齊云路)
謀事舉事者先,則功易成。早在2011年7月,備受社會關注的南二環(匡河路—齊云路)工程正式開工,由安徽路橋參與建設,僅歷時6個月該路段便順利放行,新南二環以無紅燈的快速路形式展現在市民面前。這成為安徽路橋未來參與暢通二環建設的模范項目。在安徽路橋的“備戰”中,2013年6月20日,合肥市民頗為關心的“暢通二環”設計規劃方案公布。
隨著“備戰”新征程的開啟,在暢通二環的建設中,我省龍頭企業、合肥大建設排頭兵——安徽路橋發揮國有企業主力軍作用,勇擔重任,匠心筑城,打出一輪輪漂亮的“連環戰”,讓老城“新生”、促大城“蝶變”。
合肥暢通二環從規劃出臺,到如今完美收官,一代代安徽路橋建設者和城市的追夢者“風雨多經人不老”,勠力同心,共同描繪一張越走越“暢”的交通藍圖。
“鏖戰”東二環 助力老城“新生”
郎溪路,最初僅為合肥市瑤海區長江東路與裕溪路之間一段不到3公里的“斷頭路”。
2013年6月,合肥市規劃局對外公示“暢通二環”工程設計方案,新二環路改造的藍圖日漸明朗。由于原來的東二環當涂路距離東一環較近,在“暢通二環”計劃中,由郎溪路取代當涂路,擔當新東二環路的功能。郎溪路,這條在合肥大建設中不斷拓展的道路,漸漸發展成為全市主干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合肥郎溪路(包河大道—裕溪路)工程5標
敢闖敢試,敢為人先。作為生于合肥、長于合肥的省屬企業,安徽路橋義不容辭參與到郎溪路建設中。
2016年3月1日起,安徽路橋接連參與建設郎溪路(包河大道—裕溪路)工程5標和郎溪路(裕溪路—明皇路)工程1標。在6年多時間里,安徽路橋連續攻克了國防光纜、供電、供水、燃氣等管線埋設錯綜復雜、道路交通導改難度大、征地拆遷間斷性、疫情防控不確定性以及高溫、洪澇等諸多困難,于今年5月8日實現郎溪路全線貫通放行,較原定計劃提前了5個月。
一路風雨兼程,一路奔向輝煌。站在如今的郎溪路上,大道通達寬闊,車輛奔流不息。縱觀郎溪路的前世今生,一段幾乎無人問津的“斷頭”馬路逐漸發展為城東連通新站區與濱湖區的主要交通干道。
隨著郎溪路的拓建與郎溪路高架的拔地而起,沿線與多條城市干道相交,道路貫穿合肥市東南部區域,與相交道路組成較為完善的道路體系,成為合肥市“環+放射骨架”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力地支撐東部城區跨越式新發展,尤其給瑤海區老工業基地帶來了“新生”。
“智戰”北二環 擦亮科創“名片”
如今的合肥,不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大先研院等科研院所云集,更擁有印在骨子里的科技創新基因。
科技創新從來不是高新技術企業,也不是新業態、新領域的“專利”。2022年7月27日,一篇題為《“智慧基建”賦能金寨路快速化改造 展現合肥速度》的稿件受到多家媒體網站的轉載,文章中詳解了安徽路橋將科技植入到參建的金寨路項目施工的方方面面。
其實,安徽路橋在合肥大建設領域的“智慧基建”可以追溯到2019年開建的暢通北二環(西二環-合武鐵路)工程。
該項目基于安徽路橋的CMS信息化管理平臺,率先打造實用性“智慧工地”,立足施工現場的“人、機、料、法、環”五大環節,努力實現管理的數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北京市交通委及合肥市城鄉建設局、重點局等相關負責人現場調研后,對項目“智慧工地”建設應用方面取得的成績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科技對項目的作用遠不止管理。暢通北二環項目上跨老北二環四里河橋,設計采用的正序法施工(從橋梁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吊裝),施工周期長、影響新建鋼箱梁結構體系安全。為此,項目部成立技術攻關小組,在科技加持下提出了有效的逆序法施工方案,采用從中間向兩端吊裝方法,吊裝作業空間增大,降低了施工安全風險,同時也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效率,節約工期近1個月。依托科技創新,項目榮獲QC成果2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
科技加持,項目“出圈”。近年來,安徽路橋始終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按照合肥市大建設要求,不斷開拓創新,成功運用了一大批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及新材料,下足“繡花功夫”,不斷精益求精,將暢通二環打造成“精品工程”“城市名片”。
“決戰”南二環 推進大城“蝶變”
格局打開,路網密織。近年來,合肥城市量級不斷提升,城市框架不斷拉大,“新一線”城市的氣勢噴薄而出。合肥市暢通南二環項目作為二環快速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速合肥大城蝶變的交通“主動脈”。
合肥市暢通二環(西南環)金寨路、合作化路節點工程
安徽路橋承建的暢通二環(西南環)金寨路、合作化路節點工程更是溝通合肥東西向以及南北向的重要樞紐,也是南二環改造的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風險性最高的節點。
2020年12月,安徽路橋以“決戰者”的姿態,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起”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從開工伊始就建立公司級推進協調機制,統籌開展建設工作,實現了南二環工程“一天一個樣”的飛躍式進展。
2021年9月19日,僅僅歷時9個多月,安徽路橋以刷新合肥城建史紀錄的“答卷”,完成了這座謀劃了7年之久的為民工程,提前7個月讓合肥市民馳騁于合肥南二環主線橋高架之上。
時光飛逝,斗轉星移。如今,南二環高架上燈光璀璨、車輛穿梭。安徽路橋兩次參與的南二環改造轉瞬將成歷史,但十年間安徽路橋建設者日夜兼程、只爭朝夕的“雷霆手段”和“霹靂風格”卻融入道路發展的歷史和血脈之中。
“收戰”西二環 增添名城“幸福”
如今,合肥的城市建成區面積由2011年底的360平方公里拓展到5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千萬,城區人口突破500萬、增長42%,城鎮化率從65%提升至82.3%。
城市人居聚集之地,亦交通通達之處。面對合肥市暢通二環的“最后一公里”,西二環(北二環—樊洼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于2022年1月8日開工建設。
合肥市西二環(北二環—樊洼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安徽路橋又站在了暢通二環“收官戰”的最前沿。“我們參與了暢通二環建設的‘開局’和‘決戰’,如今我們更要打好‘收官戰’,全面‘決勝’暢通二環建設,干出省屬國有企業的精氣神。”安徽路橋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錢申春在項目調研時說道。
面臨囑托和責任,安徽路橋的建設者們,以“民之所向,我之所往”精神境界和責任態度,精益求精推動項目建設。
面對包含3道服務200萬人的原水管,安徽路橋在施工過程中精細管理、多方對接,細化遷改時序,順利完成管線遷改,并充分考慮沿線單位、小區的出行需求,把對群眾的影響降到最小。根據綠色發展的新理念要求,對現狀喬木精準定位,細化喬木遷移方案,保留了300余棵現狀喬木,維護了城市珍貴的綠色資源。
保質量也要拼速度。僅僅歷時9個月,9月28日,主線橋放行通車,安徽路橋與合肥市民一起打贏了這場“收官之戰”。
合肥市西二環(北二環—樊洼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的實施,對完善二環快速路網的建設、服務新西站的集散交通、緩解區域交通壓力有重要意義,將進一步改善現狀南北向道路交通,推進城市經濟發展,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
經過暢通二環的改造,合肥將形成一張“快速路網”,也串聯起合肥市的萬家燈火,鋪就人民安居樂業的幸福路。
安徽路橋與合肥共成長
10年,暢通合肥二環,見證一座城市的成長、夢想與力量。
十年春華秋實,十年風雨兼程,安徽路橋正與加速邁向“五大名城”的合肥同心、同向、同行,日益將其使命和擔當融入這座城市發展的血脈之中。
站在歷史和現實的維度,深入系統考察安徽路橋近些年尤其是近10年來參與合肥建設發展的秘訣,發現靠的就是“實干”。
正如安徽路橋人常說的,干就努力干到最好,做就力爭做到極致,勇當合肥大建設的主力軍和排頭兵,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開拓進取、不忘初心,持續推進合肥大建設高質量、高水平發展。
時節如流,擊鼓催征。安徽路橋將錨定新發展階段的新方位,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新要求,奮力推動合肥加速邁向“五大名城”,在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中作出積極貢獻。